玛卡多肽
玛卡是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玛卡,它的根茎像小圆萝卜,叶子椭圆。虽然它的样子与人参迥然不同,但由于果实营养丰富,因而有了“南美人参”的美誉。
玛卡(学名:Lepidium meyenii Walp),(西班牙语:Maca)。主要出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和中国云南丽江,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叶子椭圆,根茎形似小圆萝卜,可食用,是一种食品,营养成份丰富。玛卡的下胚轴可能呈金色或者淡黄色、红色、紫色、蓝色、黑色或者绿色。淡黄色的根常见,形状、味道也。
玛卡富含高单位营养素。黑色玛卡是被公认为效果的玛卡,产量极少。玛卡原产高海拔山区,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高昼夜温差、微酸性砂壤、阳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长;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南美州安第斯山脉以及中国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地区,这两大主产区有较大面积的适种土地。而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和新疆、西藏等地区也有少量种植。

蛋白质含量为10%以上(胡宁湖畔的玛卡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4%),59%的碳水化合物;8.5%的纤维,内含丰富的锌、钙、铁、钛、铷、钾、钠、铜、锰、镁、锶、磷、碘等矿物质,并含有维生素C、B1、B2、B6、A、E、B12、B5 ,脂肪含量不高但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达53%以上,天然活性成份包括生物碱、芥子油苷及其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苄酯、甾醇、多酚类物质等。199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玛卡中含有两类新的植物活性成份,玛卡酰胺(macamides)和玛卡稀(macaenes),并确定这两种物质对平衡人体荷尔蒙分泌有显著作用,所以玛卡又被称为天然荷尔蒙发动机。在玛卡产品的针对性研究中,又发现了几种特殊的玛卡生物碱,随着研究的深入,玛卡中还会有更多的具有活性的新物质被分离和鉴定。


【产品名称】玛卡多肽
【产品别称】玛咖肽
【产品性质】75%小分子活性肽
【检测方法】凯氏定氮法
【产品性状】浅黄色粉末
常见问题解答:
一:肽并不是溶解越快,产品越好,也不是溶解越快,产品的分子量越小。
肽粉的溶解性跟分子量只有小部分关系,产品与水接触面积越大,溶解就越快,这就是为什么颗粒状的产品溶解速度比粉末状的要快。另一个跟产品的堆积密度有很大关系,不同产品的肽粉本身密度也不一样,所以溶解速度也不一样。
二:肽是不是味道越小,颜色越白越好?
气味:肽粉多少都会带有点产品本身的味道,就算接近无味,也肯定是有味道的。如果没有味道,反而值得怀疑。
颜色:作为酶解的产品,颜色变化是肯定有的,淡白色,淡黄色等等,不可能是一个标准色,如果每批产品的颜色都是一致的亮白色,倒是值得怀疑了。重要的是产品溶解到水中以后,产品的水溶液是透明的,里面没有悬浮物,没有杂质。
三:每天服用多少?如何服用?
不同产品每天服用量不同,建议搭配牛奶,果汁,蜂蜜,粥等任意可以服用的液体同服,早晚各一次。复配的产品添加量根据配方调整。
四:关于来源
含有蛋白质的产品在一定条件下酶解,都可以得到肽。
斯诺特还供应以下小分子肽:
五谷果蔬类多肽:藜麦肽、燕麦肽、山药肽、大豆肽、山楂肽、人参肽、沙棘肽、杏仁肽、核桃肽、桃仁肽、葵花盘小分子肽、玉米肽、小麦肽、苦瓜肽、红枣肽、枸杞肽、荞麦肽、青稞肽、黑芝麻多肽等;
真菌类多肽:虫草肽、茯苓肽、白桦茸多肽、姬松茸多肽、桑黄多肽、蜜环菌多肽、黑木耳肽、银耳肽、茶树菇多肽、猴头菇多肽、金针菇多肽等
中草药多肽:酸枣仁多肽、葛根多肽、红花多肽、丹参多肽、黄芪多肽、蒲公英多肽、白芍多肽、当归多肽、夏枯草多肽、肉豆蔻多肽、昆布多肽、鱼腥草多肽等
动物类多肽:牡蛎肽、海参肽、鸡内金多肽、鱼胶原蛋白肽、鱼骨胶原蛋白肽、牦牛骨髓肽、水蛭多肽、深海鳕鱼肽、金枪鱼多肽、地龙蛋白肽、蜗牛多肽、海藻多肽等。
玛卡多肽 75%高活性成分 生产厂家 同时供应黑玛咖肽
【包装方式】大货25公斤/纸板桶,小样包装为双层塑料袋,或外加铝箔袋,每桶净重3KG,直径36-40CM,高50CM左右,每桶装量可根据要求一般是25KG,还有10KG,30KG装量.桶内包装也可根据要求换成小包装,方便使用;
【小订量】1-5KG,根据要求贴标签,如不要求,一般为中性标签,只标明产品名称和规格;
【运输方式】中通快递或德邦物流,国内快递三到五天内到达,物流五天内到达.报价一般均含国内运输费用;
【质量条款】可免费先发小样,供检测,检测通过即发货;或每批货我们都有自已的检测报告COA附寄,产品质量严格按检测标准执行,正品保证,质检过关,另外颜色受批次影响,各批次产品颜色可能会略有差别,请见谅;
【存储条件】本品应密封遮光,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关于售后】提供完整的售后服务,如收到货后,经检测含量或菌检不合格,可协洽我司退换货.但据多年的出口生产经验来查,我司所有产品均没有出现过此种情况。
生产标准
GB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789.2-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4789.3-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4789.4-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4789.10-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4789.1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
GB 5009.3-2010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2010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生产标准
GB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789.2-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4789.3-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4789.4-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4789.10-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4789.1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
GB 5009.3-2010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2010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