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是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化合物片段,由2个或2个以上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机体内很多活性物质,如激素、酶类等本质上都是肽,肽具有强生物活性,其中当属以2-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活性强。超过十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叫多肽。
什么是小分子肽?
小分子活性肽是介于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一种生化物质,它比蛋白质分子量小,又比氨基酸分子量大,是一个蛋白质的片段。
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之间以肽键相连,形成的"氨基酸链"或"氨基酸串"就叫做肽。其中,10-15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被称为多肽,而由2至9个氨基酸组成的就叫做寡肽,由2至15个氨基酸组成的就叫做小分子肽或小肽。
所以肽是小分子物质,只要是肽类物质就都属于小分子物质,“小分子肽”仅是对肽类物质与大分子蛋白进行区分的一个称谓,并非特指某一肽类物质。
有人认为肽的分子量越小就会吸收率越高,吸收率高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可是殊不知,对于已经是小分子物质的肽类物质而言,其吸收利用度已经很高了,过度的要求其再拥有更高的吸收利用率已不具有现实意义。
肽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是不是?
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的化合物。2个氨基酸、3个氨基酸、4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三肽、四肽的吸收度接近,但也并非,还跟多因数有关。其他肽类物质随着氨基酸数目的增长,其吸收度逐渐降低,但也不会下降多少。
分子量越小的肽类物质的作用就会越强?
在肽类物质已经具有了高吸收利用度的基础上,肽类物质作用的强弱跟分子量大小没有关系。肽类物质起什么样的作用跟其组成的氨基酸序列有关,不同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肽链具有不同的作用。
例如大豆多肽:
日本学者营野等人通过实验发现,大豆多肽中相对分子量在5000D以上的部分有降低的作用。
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分子量在2500~3000D的大豆肽具有很强的性。
国内研究者发现2000~3000D左右的大豆肽的作用。
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分析,300~5000D的大豆多肽都具有作用。
所以分子量的大小并不能说明肽类物质的作用就会越强,而是不同的分子量,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肽链是具有不同的作用!
肽为什么会有苦味?
蛋白肽的苦味是由其中的疏水性氨基酸引起的,分子量在6000Da以上的蛋白质及蛋白质酶解物不具有苦味,这是因为其中的疏水性氨基酸没有表露出来,还都隐藏在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中。在大分子蛋白链逐渐被酶切成小分子肽段时,其疏水性氨基酸开始被全面表露出来。随着肽链分子量越来越小,疏水性氨基酸表露得越来越多,蛋白肽的苦味就越来越重。
脱苦方法:可以分为理化脱苦和酶解脱苦。
理化脱苦包括:分离、提取、吸附、掩盖、蛋白质改造及酸碱水解等。但其方法均会或多或少的破坏和降低蛋白质营养价值。
酶法脱苦具有很大的优点:酶法水解效率高,而且条件温和,不会使蛋白多肽的营养成分丢失,水解过程易于控制,而且不改变蛋白肽的各种重要特性等优点。
肽冲服为什么会产生泡沫?
肽溶液起泡是正常、合理现象,因为蛋白质类物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起泡特性,肽属于一种功能性蛋白片段,在溶解状态下起泡属于正常现象。
肽的制备方法?
酶法:用生物酶催化蛋白质的方法称为酶法。酶法在传统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适应了低碳经济和绿色环保的要求。酶法就是用生物酶催化蛋白质获得多肽,就是蛋白质降解,人工合成的肽。
蛋白原料→调浆→酶解→灭酶→分离→膜过滤→纳滤→真空浓缩→灭菌→喷雾干燥→包装→金属探测→检测→出厂
纯肽粉的肽含量是吗?
经常会碰到客户问你们产品的含量是多少?别家都是99%呢!那么肽的含量真的有那么高吗?
按照国家标准(GB/T 22492—2008)来生产的一级纯大豆肽粉为例,其主要指标有:
肽含量(以干基计)≥80%
灰分(以干基计)≤6.5%
水分≤7.0%
粗脂肪(干基)≤1.0%
其他成分:游离氨基酸、小分子蛋白、碳水化合物等。
看到上述的标准,大家还会觉得酶解工艺生产的纯肽粉的肽含量是的吗?现如今国内市场上肽含量达到95%以上并且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都不可能实现!